铮铮守护意,拳拳赤子心:记湖南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永州站

8月4日,在威廉官网学工办主任陈攀的指导下,以19级会计1班贝海妮为代表的湖南科技大学“三下乡”调研小组完成了威廉官网2020年“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湖南永州的实践任务。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贝海妮所在小组来到了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小圩镇崇江村,深入了解当地紧急防洪防汛工作,走进家乡守护者炙热的内心。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县,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以瑶族为主、以壮族、汉族、苗族等十余个民族为辅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永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而2020年6月6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遭遇了超50年一遇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超200mm,全县超100mm雨量站21个。政府启动一级防汛应急响应,迅速组织防汛抢险工作。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当时防汛抢险工作,贝海妮和同学们找到了救援人员并进行了采访。“那时我们时刻准备着,凌晨来通知,那我们就起床;雨一直下,那我们就一直守着,跑在时间前面,随时做好群众转移的准备。”“虽然因为太繁忙没时间休息,但那时候根本顾不上困意的,心里想的只有村民……”救援人员回忆道。虽然距离暴雨袭击当天已近两月,但在采访结束前,救援人员对同学们说:“我们也做好了随时接收未来每一次紧急通知的准备,请村民们放心,大家的安全由我们来守护,保护大家的财产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在崇江村党支部书记岑日旗书记那里了解到从群众转移准备到水库巡查排检再到防地质灾害等的工作情况后,同学们意识到,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陈述,背后却隐藏了许多艰辛。“像他这样默默坚守在基层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我们知道,在倾盆大雨的晚上,在酣睡声屋外的他们,一直在努力地默默地坚守着,守护着那一声声酣睡声,对他们来说,村民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一位小组成员说道。

除此之外,岑日旗书记还告诉同学们,在遇到灾情后,局领导带队,分三个组对岭西片乡镇进行实地核查,指导各乡镇迅速抢修水毁路段,第一时间做好救助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救援工作,紧急转移地质灾害避险和受淹村庄集镇群众,下拨大米、食用油、方便面、棉被、帐篷等救援物资,对失联人员进行全力搜救,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且遵循“分级负责、先通后畅、突出重点部位”的原则,对重点路段进行抢修,清理沿线边坡塌方、疏通涵洞等,设置标志标牌、警戒线和锥筒,组织技术人员对损毁挡土墙、护坡、桥梁以及涵洞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紧急修理中断的交通、电力、通讯设施,严格落实防汛抢险工作,确保安全度汛。灾后及时向村民发放卫生安全宣传资料,开展健康预防疾病指导,确保灾后无流行疫情发生。

对于受灾的经济损失,由江华农商银行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金融支持抗洪救灾恢复生产活动,专门为此次抗洪救灾准备5000万元的信贷资金,全面了解受灾群众的资金需求,与政府沟通合作,对受灾农、商户和小微企业进行精准帮扶,为受灾群众解决资金问题,尽快使经济复苏,帮助群众解决复工、复产所面临的资金问题。

问及此行的感受,贝海妮说道:“安全编织幸福,那些在深夜中默默行动的救援人员不仅是家乡平安符的编织者,也是幸福编织者,值得每个人尊敬和点赞。我们的安全交由他们来守护,我们感到很安全,有人牵挂着我们的平安,随时做好救助的准备,我们很幸福,我们现如今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每一位这样的救援人员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向每一位安全守护者致敬!”

图为贝海妮在采访崇江村党支部书记岑日旗书记

图为调研小组跟随岑日旗书记到水库巡查

图为调研小组跟随岑日旗书记落实灾后恢复工作